4月19日上午,在人文楼M507,经济管理学院的熊航老师给来自武汉中学高二的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熊航老师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两次选择华中农业大学的理由以及对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观点。
认识和实现自己
从选择“从政”到“科研”,从“废纸经济”到“农业经济”。熊航老师指出,与国外的教育相比,我国教育还未能使青年们很好的认识自己,而大学正是转变自己的场所。他说,由于当初从政的想法,他在大学四年里至少经历了18个学生工作岗位,这些学生工作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存在,使研究蔬菜市场成为了可能,于是他就绕着狮子山想问题,走着走着问题也就想通了。熊航老师以自己大学第一堂思修课收获的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 ”为例,向同学们说明了“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最感兴趣的事是幸福的”。
获得帮助,得到成长
由于当时家庭条件不佳,熊航老师在华农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又通过校报寻找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获得生活补贴,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是辅导员老师给了他经济上的支持。这些都体现了华中农业大学是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在华农,你可以获得支持、满足需求、实现探索。此外,华中农业大学有山有水、有三宝——早操听力环湖跑,因此熊航老师开玩笑地提到“华农是一个让妈妈放心的地方”。
正确认识“农”
熊航老师认为现在的“农”不是过去的“农”,在经历四次革命后,现代农业是“智慧农业”,即运用“大数据”进行农业生产;“农”也不仅仅只有过去提供食物、工业原料的功能,它还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改善水和空气的质量;另外当今世界的知名公司也对农业投资加大了力度。
讲座结束后,部分同学围绕着熊航老师进行询问和交流,其中一名来自武汉中学的学生说道:“刚开始不太了解华农,但是听了这节课后,了解了很多,也对报考华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字:费琪
摄影:王潇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