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羽菲)4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倍阅书店成功举办农业创业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邀请到安徽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学员黄凤美、金佐跃进行专题分享。此次活动为在校师生搭建起与一线创业者深度交流的平台,助力更好培育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新型人才。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党支部书记施丹主持。
分享会上,两位“头雁”学员立足各自产业领域,系统阐释了农业创业的实践路径。金佐跃以养殖业转型为例,详细剖析了从不确定因素冲击下的20万元亏损,再到突破传统代工模式局限,通过三产融合实现转型的历程。他依托当地文旅资源打造农旅项目,在县城开设特产店整合区域特色产品,与政府单位建立稳定合作机制,为破解农业产业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提供了实操路径。
黄凤美则分享了从中草药种植到多元化经营的转型升级之路。面对初期因技术不足导致的种植失败和债务危机,她及时调整战略,深入研究特色小镇建设、脱贫攻坚等政策导向,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从农业“门外汉”到多元化经营者的蜕变。目前,其企业不仅构建了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更通过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探索出"政策引领+科技支撑+教育赋能"的三维发展模式。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针对现场同学提出的“小龙虾养殖产业困境”,黄凤美与金佐跃结合自身实践,从政策、资源和销售三方面展开破局经验分享。政策层面,他们以“无废农场”为例,解释其核心是规范流程、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既能改善环境,又能申请补贴降低成本。而关于如何整合资源的问题,金佐跃分享了自身无人机使用经验,并建议创业者应主动对接身边资源与需求,形成合作模式。在销售模式创新上,他们提出可以利用短视频可视化呈现养殖过程,开发农事体验等增值服务,构建产销一体化体系。两位学员强调,农业创业需关注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政策与新技术,从小处创新积累,才能在风险中立足升级。
活动尾声,金佐跃寄语在场学生:“创业者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大学教育不仅是需要储备知识,更要在实践中锤炼生存本领。”黄凤美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当代青年应打破“慢生活”幻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乡村振兴一线找准定位、实现价值。
据悉,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持续推进“头雁”项目培训、创业经验分享等系列活动,通过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农业强国建设培育新生力量。本次分享会通过“头雁”学员的实践案例教学,为师生提供了观察农业现代化的鲜活样本,有效促进了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何青
审核: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