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科学术 > 科研成果 > 正文
【战“疫”智库】疫情对湖北水禽、水产品产业影响及建议两则
发布日期:2020-03-08访问次数:

疫情对湖北水禽、水产品产业

影响及建议两则


华中农业大学课题组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水禽产业的影响及建议刘灵芝,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

近年来禽产品的白肉消费比例正在不断增长,据FAO的预测,禽肉有望在2020年或2021年取代猪肉成为全球第一大肉类供应来源。湖北省是水禽生产大省,水禽养殖、特别是蛋鸭养殖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水禽加工制品独树一帜,驰名中外。2019年湖北省水禽养殖总产值达到70.49亿元,肉鸭出栏量3944.44万只,商品蛋量达到44.91万吨,商品鹅出栏量504.57万只。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省封路断粮、封市滞销,活禽市场关闭,活禽交易被禁止,令众多水禽养殖户忍痛埋苗,损失惨重。由于疫情还未过去,疫情影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提前分析,有效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产业稳定发展。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水禽产业的影响

1.原料紧缺、物流不畅,水禽饲料价格大涨。受疫情影响,多地进行交通管制,湖北所需饲料严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从129日至2月底,全省饲料原料(豆粕、玉米等原料)缺口近60万吨。湖北省400家饲料企业截止到28日,不超过50家开工,占比不到15%目前,饲料生产用到的原材料几十种,获取较为困难,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同时由于受疫情影响,多处运输道路封闭,运输人员不愿开工、车辆不好找,也导致运费上涨较大。原料价格方面,玉米每吨价格为2120-2140元左右,较节前每吨平均上涨150元左右,涨幅7%左右。

2.中小企业水禽养殖户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储粮和中粮集团杜湖北提供了紧急对口支援饲料,但目前还是集中在大型养殖企业,难以兼顾小型养殖场,且由于码头封闭,饲料运不过来,近期饲料企业接连涨价,对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养殖户无疑是雪上加霜,一线悲观情绪蔓延,养殖户上雏低迷,所有的库存蛋孵化的苗子几乎都是活埋处理,现金流紧张的小散户基本上空箱卖商品蛋,大多散户选择断臂求生,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在半个月后的市场将面临无苗无蛋无产品的困境。

3.水禽产品加工产能大幅下降。受疫情影响,从目前了解的相关信息来看,湖北省只有极少数水禽加工企业恢复生产。湖北省水禽肉类加工企业(如周黑鸭等)采用的加工原料主要来自山东的养殖屠宰,受疫情影响,山东省肉鸭养殖正月十五才陆续开工,产能也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湖北省的水禽熟食加工原料不足。另外,由于人员也无法到岗,复产比例低,生产规模较小,熟食加工产能大幅下降,加之消费者对湖北疫情的心理作用,产品销售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4.新冠疫情下叠加节后消费淡季,整体需求低迷,价格承压。在疫情期间特殊管控之下,目前55.1%的湖北居民主要依赖从特定开放的超市购买肉类产品,农贸市场基本关闭,而超市供应的水禽产品数量和种类有限,水禽熟食产品更是难以供应。家庭消费方面,消费量出现季节性减少;集团消费方面,湖北省企业、学校均推迟复工开学,短期团膳食堂消费降低已成定局;餐饮消费方面,出于防控疫情需要,春节期间湖北省严禁聚餐,同时节后疫情仍在持续,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外出聚餐消费十分有限。活禽销售方面,由于湖北省政府发文明令市场禁止销售活禽,流通阻断、市场已被封锁,养殖户出鸭无路、生计困难,以散卖、化整为零就地贱价出售为主,库存蛋孵化的苗子几乎都是活埋处理。湖北省监测区域毛鸭收购均价2.50/斤,较去年同期下跌1.75/斤,跌幅33.4%

(二)湖北省水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湖北省已经加强对畜牧产业的统筹协调,全国也采取相关措施保证相关产品的供应。在此基础上,建议:

1.高度重视水禽产业链问题,保障产业链正常运行。湖北省各地要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尽快安排饲料、屠宰、种畜禽、畜产品加工包装材料等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增加市场供应,保障养殖企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正常运行。有资金实力和足够冷库存储能力的屠宰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复产复工,扩大水禽收屠,实行“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冷鲜上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场企对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网络销售等,并严格落实屠宰检疫要求,确保市场供给和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线上销售渠道的采用,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下单订购商品,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人传人的风险,同时也能够降低疫情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上影响,增强人们的信心。 

2.保障区域内运输渠道的畅通,稳定水禽行业生产秩序。针对湖北省饲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的情况,各地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兼顾产业的安全生产,尽快稳定畜牧行业生产秩序,将饲料、禽药等农资产品纳入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饲料、兽药产品及出栏活畜禽调运顺畅,价格稳定。建议尽快解除对健康劳动力从事水禽养殖的限制,为水禽养殖提供劳动力保障。水禽相关龙头企业要发挥综合实力,即使销售不畅、利润压缩,也要克服困难、加大力度收购饲料,确保畜禽不“断粮”。同时,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疫水平,防止疫情通过接触传播,强化对大中型商超及零售市场内禽产品的供应,做到货架不空,肉菜管够。为了保障市场有效供应、生产有序进行,对于确需跨省调运的,根据企业申请,在严格监控的基础上,实行养殖场到屠宰场、养殖场到养殖场点对点调运。

3.湖北省各市尽快建立肉品临时储备制度,各地银行及金融部门对当地具有现实困难的养殖企业实施特殊补贴制度。建议各市尽快设立“各地肉品临时储备制度”,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养殖企业,达到出栏标准的活鸭、毛鸭,均按照储备标准的产品进行成本价收购,以备未来数月肉类短缺之虞,同时缓解养殖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同时,建议银行及金融部门对受疫情影响具有现实困难的养殖场追加贷款和贷款补贴,保障养殖场的运营,促使其尽快恢复产能,同时降低水禽产品价格上升的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疫情对湖北省水产品供应和水产产业的影响与建议(高泽霞,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湖北省杰青、武汉市晨光计划人才)

湖北省作为千湖之省,是我国水产养殖大省,水产养殖产业在全省农业产值中分量很重。2018年湖北水产养殖面积53.51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458.4万吨,已连续20多年居全国第一,渔业经济总产值约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7;其中武汉市水产养殖面积161.47万亩,水产品产量50.55万吨,渔业产值96.79亿元,占武汉市大农业比重达15.6%。湖北省在保障我省优质蛋白供应、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还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正因为水产产业在我省具有庞大的生产系统和生产量,其受此次疫情的影响非常大。

(一)受疫情影响湖北省水产生产和供应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因劳动力短缺导致存塘水产品出现严重积压。湖北省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为池塘养殖,受疫情影响,无法组织捕捞和销售,导致水产品在池塘的严重积压。池塘水产品的积压产生了养殖池塘水质和病害等等系列问题,导致池塘鱼死亡。

2. 因绿色通道不畅导致水产品不能及时有效运输。疫情发生时期正值春节,是水产品的消费旺季,但因道路封闭,所有水产交易市场停业,部分水产品(河蟹等)的黄金窗口期已经消失。由于多省限制湖北籍货车上路,导致我省目前有大量的水产品无法向外省销售,水产品直销困难局面严重。

3. 因水产生产资料运输问题和劳动力缺乏影响今年水产品生产。春季是苗种繁育和投放的关键时期,由于生产资料的短缺、物流不畅及人员不能复工复产等因素,预计湖北省的水产品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4. 因水产品交易市场关闭导致城市居民购鱼困难。目前武汉市居民主要依赖从超市和电商平台购买水产品,水产品交易市场都关闭了。但因运输不畅,超市和电商平台基本没有水产品可供销售,市民对水产品的需求很大,但购买渠道非常有限。

5. 疫情与华南海鲜市场间的紧密联系使得大众对水产品产生误解。由于此次疫情与华南海鲜市场间的紧密联系,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一刀切地将人工饲养的鳄鱼、龟、鳖等水产爬行类动物和娃娃鱼、牛蛙等水产两栖类动物,甚至黄鳝、泥鳅等鱼类都列为禁止交易的野生动物。虽然后来多方证实鱼类与新冠状病毒的传播无任何关系,且一些地方的限制也是不符合国家文件规定的,但是这些消息却引起了相关从业者和广大消费者的迷惑,社会影响已经形成,有可能会在疫情过后的较长时间内对水产养殖产业造成冲击。

(二)保障湖北省水产品有效供应及产业恢复的建议

目前,湖北省和武汉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已经加大了保障水产品供应和水产生产的统筹协调。在此基础上,建议:

1. 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尽快解除对健康劳动力从事水产生产的限制,保障水产运输和生产资料运输的绿色通道畅通。目前影响我省水产生产和水产品供应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和绿色通道不畅,建议尽快解除对健康劳动力从事水产生产的限制,为生产提供劳动力保障,对运输鲜活水产品和水产种苗、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车辆经审核后及时发放运输通行证,保障绿色通道畅通。武汉市可逐步放开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水产鱼苗的运输;各县市地区可依据地方水产产业情况逐步放开水产鱼苗的运输。全省范围内可允许河蟹养殖重点地区跨省运输河蟹苗种。

2. 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有序开放水产品交易市场,保障水产品的销售和消费。为缓解大量水产品存塘挤压的问题,武汉市可陆续开放白沙洲、四季美等农产品交易市场水产品经营,各市县也可重点开放1-2交易市场,可由省农业厅及各地区防控指挥部确定运输至交易市场的县市地区。

3. 加大水产品健康科普宣传,消除大众对水产品的误解,消除外省对我省水产品的误解。从政府层面,一方面要求水产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做好水产品的科普和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渠道宣传,创建“水产品是健康、安全、优质蛋白质消费品”的消费观念和氛围,以此消除此次疫情对水产品的负面影响。

4.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规模化水产生产经营主体的补贴,促进水产生产尽快恢复。加大对集约化水产育苗场、生产场等经营主体直接从事水产生产的补贴,补贴用于水产生产的种苗、饲料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