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开设的农政、财政和理财课程。1941年,湖北省立农学院设立农业经济系。1952年,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92年,经原农业部批准,成立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96年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同年经原农业部批准成立土地管理学院,与经济贸易学院合署办学。2005年,文法学院管理科学系并入经济贸易学院,组建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土地管理学院并入学校新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独立发展至今。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行政管理人员20人,聘用人员7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32人、副教授60人、讲师23人,博士生导师34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7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北省人才计划项目5人,湖北省专项津贴专家、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各1人。

教育体系。学院下设农林经济管理系、经济学系、企业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学系等5个系,建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贸易与金融、中小企业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管理、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统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等11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学院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特色,工商管理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2007年,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在2008、2013年两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列全国第3名,在第四、五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入选A类学科。2017年和2022年,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2023年,学校“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人才培养。“十三五”以来,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1个,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6个。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项,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6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2部,建成湖北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60余人次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励80余人次。

科学研究。“十三五”以来,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62项、国家社科基金30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6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等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9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54部。建有“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水稻产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所,以及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北省新型智库1个。定期主办或承办乡村振兴“荆楚论坛”、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

国际交流。获批国家“健康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德国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IAMO)、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发起成立“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联盟”。瓦赫宁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发起可持续资源管理与食物系统研究联盟SuReFood Alliance)定期举办“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国际论坛、华中农大-帝国理工“计算社会科学方法论”暑期学校等品牌性国际学术活动。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学、普渡大学、林肯大学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与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瓦赫宁根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每年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莅临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坚持常态化主办或承办CAER-IFPRI学术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