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导师 思想汇报

您的位置是: 首页 > 红色导师 思想汇报 > 正文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⑲】在实践中体悟耕读教育
发布日期:2024-04-02访问次数:

思想汇报: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为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精神,主动探索耕读育人新模式,制定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耕读教育方案,开设了多样化的耕读课程。在参与耕读教育的过程中,我获益良多,不断将华农学子“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与为人为学之道扎根于心。

上一学期,我和2022级的同学们共同前往我校襄阳书院参加耕读教育系列课程。在启程之前,我不禁思考着,“耕读教育”到底是什么,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我认为,耕读分为“耕”和“读”两部分,“耕”寓意实践、劳动,“读”则寓意学习、探索,其精髓在于经世致用、躬行实践,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培养“三农”情怀,形成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我也发现,当下的大学校园中,部分涉农专业学生对农业认识淡薄,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学生对课堂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度;教材知识更新慢,教学内容滞后,学到的知识跟不上发展形势……而这些正是耕读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学校组织的耕读教育课程,涵盖了包括红色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乡村振兴教育等7个版块的内容。通过实践,我走进了产业一线、社会一线、文化一线,更深刻地领悟到了“耕读”二字的魅力。

在“全产业链现代食品加工”“现代智慧农业装备”等版块,我们走进正大集团、东风井关等公司,和企业家对话、参观产业链、进入工厂现场操作,切身体会到现代农业现状、产业发展方向,了解到今天的农业已经走入数字化时代、一二三产融合阶段,需要的是交叉、复合型人才,也明白了在大学应该真正去学什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我们走进襄梦电商众创空间,在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环节,有同学提问“电商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地推广?”也有同学询问“未来从事电商这一行业,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这些问题都不再是一个概念的名词解释、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大家观察、体验、交流沟通、实操后的感悟。

在乡村振兴耕读教育版块,双沟镇梁咀村的村支部书记王晓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王支书带领村民们深耕蔬菜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大棚蔬菜,建设蔬菜冷链保鲜与运输,利用多种渠道扩大销路,带来稳定收益,找到了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让我看见了一批基层干部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在为老百姓谋发展,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他们也让我明白,要利用好产业这一武器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每位华农学子“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使命担当。

在传统文化教育版块,我们走进鹿门山、古隆中、襄阳古城,历史遗迹和文化知识相互交融着。在大巴车上,带队老师给我们介绍孟浩然、诸葛亮,讲述金庸和他笔下的郭靖。下车后,我们又在实地用心感受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孟浩然一起听“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喧闹,和诸葛亮一起谈“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故事,和郭靖一起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气概。这是校内课堂所不能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是校外耕读课程给了我们更加贴近大自然,更加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机会。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学校耕读教育帮助我们见世面、增学识、练本领、长才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发扬耕读精神,在实践中磨砺自己,努力成为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人才,将青春挥洒在祖国大地上。

红色导师点评:“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在历史悠久的中华农耕文化长河中,耕读文明世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教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扎根中国大地的耕读教育“老树发新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面貌。华中农业大学致力于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耕读教育培养知农爱农为农人才。希望成路曼等同学在深刻领悟耕读意义后,继续发扬其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汇报人:成路曼(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统计学2202班本科生)

红色导师:祁春节(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