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特别是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一大批有知识、眼光和技能的新农人纷纷投身农业领域,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据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1220万人,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500万。他们带动科技、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下沉乡村,推动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农村新业态蓬勃兴起,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要素、新动能、新活力。未来,要继续重视与支持新农人这个关键群体,让新农人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角”,加速向“兴农人”转化,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因地制宜,着力激发新农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自觉
新农人来源广泛,有因为眷恋家乡而选择“逆行”的返乡创业者,也有因为看好农业从其他行业改行、甚至从体制内“跳槽”的跨界创业者,还有不少是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家乡的大学毕业生。尽管该群体从业背景多元,但是,他们的从农动机已经超越传统农民的生存需要,更多将农业视为机遇、情怀甚至使命。他们不满足于经营“一亩三分田”,而是活跃在种养殖、产品加工、互联网销售、农文旅融合等各环节;他们不满足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高效、集约、创新,这也决定了该群体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天然“基因”。只要通过有效激励和大力引导,就能够激发出该群体的无穷创造力,重塑传统产业,推动“农业+”多业态发展。
要精准赋能,有效提升新农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能力
尽管新农人是互联网技术的弄潮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农村发展的新鲜血液,但身处乡村资源匮乏的情境,该群体的创新创业活动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土地、缺认可的不利条件。由于农业投资长、回报慢且低,新农人申请银行贷款较为艰难;对于新进入的新农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与管理经验,生产经营容易受制于人,还有可能因为乡村“熟人社会”而受到人际排斥;此外,农业用地难、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也会对新农人造成困扰;再加上来自家庭及社会的不认可,会挫伤新农人干事创业激情。因此,应及时了解新农人的利益诉求,提供精准的财政支持,既要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锦上添花”,也要对遭遇灾害损失的“雪中送炭”;还要加大对该群体的培育力度,既要提升其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硬能力”,也要提升其解读农业发展政策、洞察数字农业发展趋势的“软实力”。只有通过稳定而长期的支持与培育,才能促进新农人在知识、技能与能力上的全面升级,以劳动者的升级带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更新跃升。
要加强组织,不断拓展新农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路径
新农人不仅是天然的科技创新应用者,更是科技创新的示范者与推广者。受企业家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驱动,新农人会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更加注重生态循环养殖;通过这些生产经营理念与方式创新,不仅提升了新农人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会在当地产生示范效应,促使周边村民自发学习与模仿;为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新农人还会主动为合作农户开展技术培训,甚至会借助线上培训、网络直播等方式扩大技术推广范围。因此,农业主管单位、科协组织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新农人的组织覆盖,将从事技术发明、有新技术应用与推广需求、具备技术推广能力的新农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实施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资源、机会与平台。只有通过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组织覆盖,才能降低新农人的创新周期与试错成本,还有利于通过新农人的创新行动促进科技成果在乡村的示范、推广与应用,加速农业生产力从“旧质”向“新质”迭代转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施丹(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舒娴